“環保交易”
排放配額現在都可以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交易了嗎?就在前不久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。據悉,碳配額開盤價為49元每噸。而首筆全國碳交易撮合成功的價格為每噸52.78元,共成交16萬噸,總交易額為790萬元。
將排放權作為一種“商品”,這種治理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能夠讓所有企業做到“自覺”排放,排放量少的企業可以將多余的可排放配額轉賣給排放量多的企業,從而可以減少企業的成本;而排放量多的企業就要購買排放量少的企業的排放配額,這就會增加他們一定成本,于是就會自覺地提高自己的生產技術,減少排放量,全局來看,企業的排放量只會越來越少。
緊固件行業作為碳排放量的一點,連續10年在穩坐碳排放量占比的前三甲,在這項交易活動中無疑是一名大客戶,效果究竟會如何,實踐是否能向理論相統一,還得需要時間去證明。從試點市場方向全國統一發展,從點到面,堅持把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,實現在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,2060年實現碳中和得“雙碳”目標。
下一篇:鋼鐵出口退稅取消,關稅再度調高 上一篇:
螺絲廠淺談盤頭自攻螺絲與平頭螺絲的區別
同類文章排行
- 螺絲廠淺談螺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
- 冷墩螺母也叫太陽花螺母
- 小螺絲,大制造
- 螺絲廠淺談螺絲的常用材料
- 寧做服務業的“搬運工”,不做螺絲
- 致力解決緊固件“氫脆”問題
- 螺絲廠淺談螺絲的工業行業的必需
- 何為“冷墩”